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为丽师团员和青年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国之大者”,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推动边疆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乡村振兴等贡献青春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书写属于丽师青年的精彩篇章。
青年志愿者工作站站长
钱煜佳
2025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丽江考察。在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在丽江古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当地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这座美丽的古城焕发新的光彩。
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第二课堂成绩单”
认证管理中心负责人
徐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的考察调研,让我深受触动。作为一名团员和学生干部,我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营养。
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深入基层,关注民生,展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我深刻认识到,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心系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学习和工作中,我要更加注重了解同学们的需求和困难,积极为大家排忧解难。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也强调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保护它们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宣传环保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后,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调研为动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更好地服务同学、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校团委广播站负责人
张景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丽江是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生动写照,在这里,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学校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每天都在大课间进行打跳,在此过程中,我们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提升民族凝聚力,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校团委办公室负责人
夏维春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访云南丽江考察让我深受触动。漫步在玉龙雪山脚下、穿梭于古城街巷间,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深厚关怀,也体会到丽江在新时代发展中的独特使命。在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丽江生态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令我印象深刻。他叮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这让我反思作为青年学子,如何在日常中践行环保理念,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纳西东巴文化、古城保护的关切,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无论是参与非遗志愿活动,还是用专业知识宣传丽江文化,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与群众亲切交流的场景,更让我感受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温度。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不仅为丽江指明方向,更为我们青年人注入奋斗动力。愿以吾辈之力,让“舍不得的丽江”焕发更璀璨的光彩!
校团委组织部负责人
董袭然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的丽江之行中提出的“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使我感受颇多。身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学生,也身为少数民族的一员,我深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深切关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作为新时代的团员青年,我将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保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校团委宣传部负责人
李娅飞
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丽江足迹,我们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关怀。他与乡亲们亲切交谈,关心东巴文化传承,叮嘱守护玉龙雪山的绿水青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备受鼓舞,更觉责任重大。要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家乡生态,像传承血脉一样弘扬民族文化。在这片热土上,每个人都是民族团结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建设者。我们将从点滴做起——清洁一条溪流、讲解一项非遗、帮助一位同学,用实际行动守护文化根脉、筑牢生态屏障,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答卷!
校礼仪队学生负责人
金雨佳
春到玉龙喜满城——习近平总书记踏访丽江礼赞!
初春瑞雪迎佳客,玉龙雪山之巅霞光铺路。当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叩响丽江古城的青石板,这座千年茶马重镇涌动着幸福的春潮。红绸在微风中翻飞,如高原杜鹃绽放——这是古城与时代的深情相拥,更是雪山儿女的无上荣光!
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拂过东巴文彩绘的飞檐,在古城水系的清波里照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永恒真理。我们捧着纳西族"三叠水"的礼仪,以新时代青年的热忱,在雪山见证下郑重承诺:定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化作守护圣洁山川的青春誓言,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永远绽放在彩云之南!
校学生会办公室
莫望绚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在丽江的考察调研,为我们在产业发展、文化保护以及民族团结等方面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文化遗产,让我认识到文化传承是我们的责任。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播文化知识,组织文化活动,增强同学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古城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也让我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作为团员和学生干部,我们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各自的岗位上担当作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勇于创新实践,为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校学生会办公室
杨阳
作为丽江师范学院的学生干部,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更应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与要求,不断努力提升自我,力求成为优秀的新时代青年。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民族文化多元的环境中,不仅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还应积极了解各少数民族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综合素养,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校学生会权益部
杨洁
作为一名团员和学生干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考察调研的相关报道,我深受触动。习近平总书记对特色农业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关注,为我们指引了方向。在特色农业方面,我认识到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身为学生干部,我可以组织农业科普活动,激发同学们对农业的兴趣,培养大家的创新思维。在文旅融合上,我深感文化传承的责任重大。我会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同学间的交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未来,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在学业与工作中践行使命,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校学生会文体部
李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江考察调研的重要指示,让身为团员和学生干部的我深受触动。在花卉产业园,我看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性,意识到创新与实践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丽江古城,感受到历史文化传承的责任重大,以及民族团结的深厚内涵。
校学生会文体部
李天艺
习近平总书记对丽江的考察调研,聚焦特色农业与文化遗产保护,为我们团员青年、学生干部指明了方向。 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我看到了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团员和学生干部,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领域,我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在校园里,我们要积极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文化活动,增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投身特色产业发展做准备;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干部,主动促进同学间交流,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
校学生会新媒体
段耘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考察时强调深化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作为团员和学生干部,我深受启发。首先要创新引领发展。丽江运用大数据实现景区智能化管理(如人脸识别、防火预警),展现科技赋能产业的实效。这启示我们青年需主动学习数字技术,为家乡发展注入创新动能。其次是要用文化振兴乡村。丽江依托纳西族文化、古镇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将民族文化转化为经济优势。作为学生干部,我认识到需挖掘本土非遗、民俗资源,通过校园活动传播文化,增强乡村振兴使命感。最后是服务践行初心。今后我将立足学生工作,组织志愿服务,倾听需求、优化服务,以行动诠释青年责任。深耕数字化技能,参与乡村调研推动文化联动,带头服务基层治理,争做乡村振兴的“实干先锋”。
校学生会新媒体
石元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的考察调研,深刻体现了他关心基层群众生活、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作为共青团员和学生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认识到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同时,我将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要勇担时代重任”的号召,在学习和工作中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为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未来,我会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担当有为的新时代青年干部。

来源(图/文):校团委
编辑:校团委宣传部许苑
校对:李娅飞
初审:和 声
复审:周 江
终审:和根吉
投稿邮箱:3401893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