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个人成长,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发展、厚植桑梓情怀,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丽江师范学院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团省委、校党委、校团委的指导下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下面是我校2025年寒假“返家乡”的部分优秀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优秀的同学们是如何充实自己的寒假的。
01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张祝

来自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3级物联网应用技术2班的张祝同学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江那镇芦柴冲村委会进行了社会实践。在实践期间,她来到了文山州砚山县江那镇芦柴冲村村委会所开设的儿童之家。



她不仅自愿辅导儿童之家中六岁以上儿童的寒假作业,还在辅导作业之余打扫街道的卫生;并且自发的走访村中的孤巢老人,向他们宣传安全知识。经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张祝同学有机会走进留守儿童和孤巢老人中去,了解到新时代儿童及老人仍然需要关注。而这次经历也为她实现梦想提供了信念支持。
03
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丽琼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一班的罗丽琼同学则是来到了弥勒市弥阳慧心社区托儿所进行社会实践。



在托儿所中罗丽琼同学的日常工作则是帮助托儿班的老师管理学生并且督促她们把寒假作业做完,在上课时间为同学们合理安排作业及辅导同学们所遇见的难题,在下课时间则是发展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教小朋友们跳绳、五子棋、手工等。并且在实践结束时被选为志愿者代表在结课仪式上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经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罗丽琼同学真正有机会接触教师行业,了解教师职业所在的重要性,为以后她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03
应用技术学院
刘志连

来自应用技术学院2024级小学科学教育4班的刘志连同学则是来到了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平安村委会进行了她的社会实践。


而她在平安村委会对村中小朋友进行了作业辅导,在作业辅导之余她还采取了“做作业+游戏+做手工(或绘画、唱歌)”的辅导模式,这套模式不仅完美解决了小朋友们寒假作业难的问题,还在保证完成小朋友们寒假作业的同时保证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本次实践刘志连同学也收获颇丰,不仅积累了教育经验,还锻炼了自己与孩子家长的沟通能力。而本次实践也让她明白了教书不仅仅是教知识,更是教做人,教品德,而这将化作她日后追逐梦想的坚实动力。
后记
以上是部分社会实践的情况。而参加了社会实践的同学们表示,社会实践并不是所谓的干苦力、搞形式,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国家基层现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也收获了许多所在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也更加明白了深入社会实践的意义。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充实理论基础,日后才能将知识合理的运用在现实中,才能真正做到为家乡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

来源(图/文):青年志愿者工作站
编辑:校团委宣传部杨璐茜
校对:李娅飞
初审:和 声
复审:周 江
终审:和根吉
投稿邮箱:3401893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