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丽师风采   >   正文

丽师青音Ⅱ心与心更近——共筑普通话的美好未来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9-30

推广普及国家语言通用文字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方言。这些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浓浓的乡情乡韵,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根脉。然而,方言的差异性有时也会成为人们深入交流的隔阂。当南方的朋友遇上北方的伙伴,当东海之滨的乡亲遇见西部高原的同胞,语言的障碍可能会让信息的传递出现偏差,让情感的交流产生距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并非要取代我们亲切的乡音,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更高效的交流平台。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打破沟通的壁垒,是为了让思想的火花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碰撞,是为了让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们能够毫无障碍地心手相连。


1C553


首先,推广普通话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人员的空前流动频繁。无论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还是快速发展的县域乡镇,都汇聚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顺畅的沟通是保障生产安全、提升协作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能够减少因语言不通造成的误解,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顺畅流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推广普通话是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途径。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让每一位孩子,无论是来自偏远的山村,还是繁华的都市,都能在学校里接受使用标准普通话的教学。这样,便意味着他们站上了更为公平的起跑线,能够无障碍地获取知识,拥有同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在医疗、法律、政务等服务窗口,使用普通话更能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合法权益,体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再者,推广普通话是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语言相通是人心相通、文化相融的基础。当我们都用同一种规范的语言诵读古老的诗词歌赋,传唱时代的奋进旋律,讲述中国的精彩故事时,我们更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一体多元。这种共同的语言体验,能够极大地增强全体国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将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最后,推广普通话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客观需要。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上学习汉语、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越来越多。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推广和规范使用普通话,有助于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清晰、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推广普通话从课堂开始


1626A

朋友们,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抛弃方言。我们应该积极构建“多语多言”的和谐语言生活:在公共场合、工作领域、教学课堂中自觉使用普通话,回到家中,与亲人邻里则可以自由地用方言畅叙亲情乡情。让普通话为我们的事业拓展助力,让方言为我们的情感提供慰藉,二者相得益彰。


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同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说好每一句普通话。让标准动听的普通话,如同一条丝带,连接起千家万户;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滋养着中华文明!


主题:心与心更近——共筑普通话的美好未来

文字来源:24级小学语文教育1班吴元露

图片来源:24级小学语文教育1班吴元露

文字和图片不做商用,只做宣传。

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编辑:校团委宣传部宋鹏程

校对:李雯珺 杜西冰

初审:和 声

复审:周 江

终审:和根吉

投稿邮箱:3401893359@qq.com


校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存信路499号 | 邮编:674199 

版权所有:丽江师范学院 | 行政邮箱: ljszedu@163.com